杏子铺镇:山货闯出致富路
2024-03-01 09:40:1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: bm@ldsf.com.cn | 编辑:李娟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3912

新双峰客户端3月1日讯(通讯员 周伟华)“今天200多件快递,终于发完了。”正月初八,杏子铺镇“溪口坊”潘小萍和工友把快递包裹装上了前来拉货的邮政快递专车,她伸了伸疲惫的腰肢,笑着说。

去年大年二十八,她还在忙着发货。到除夕夜,她和老公汇总了一下账,一年营收560多万元。今年正月初三,客户就向她下了单。潘小萍又开启了龙年的生意经,这是她做电商的第七个年头。

潘小萍,今年32岁,江西人。十年前,她在长沙打工时,遇到了心中的白马王子,婚后,她到丈夫所在的杏子铺镇溪口村。溪口是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,是AAA国家旅游度假村。

溪口旅游业蓬勃发展,游客渐渐增多,游客在游览湖光山色之后,常常想买些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家。潘小萍有着极强的商业天赋,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,于是她就到当地农户家采购火焙鱼、腊肉、梅干菜等山货进行销售。

刚开始,年营收才1万多元,后来品种越来越多,规模越来越大,生意越来越旺。她在2019年注册“溪口坊”商标,盘下1000多平米的房子,用于作坊和展销,生产粽子、月饼、辣椒酱、腊鱼腊肉等土特产品。

在“溪口坊”展厅里,火焙鱼、腊肉、腊鱼、霉豆腐、辣椒酱等商品琳琅满目,前来采购下单的顾客络绎不绝。

“这里有80多个品种,包括腊味、梅干菜和农家土特产。”潘小萍介绍,以前她从附近农户家收购土特产,后来随着业务越来越大,农户家的加工能力有限,制作标准也不统一,于是她就专门聘请当地有名的师傅,在家里修建加工车间,按订单要求进行生产。

潘小萍善于按照时节进行土特产销售。端午节,她制作粽子;中秋节,她制作月饼;夏天,她制作的双峰特色的辣椒酱,被抢购一空。冬天,她熏制的湖南口味的腊肉腊鱼,也广受中外顾客的青睐。

“每年要销售粽子5万只,月饼3万斤,辣椒酱6000瓶,腊肉腊鱼2万斤,霉豆腐1万多瓶……”潘小萍自豪地介绍说,去年黄桃丰收,一时卖不出去,村民就加工成黄桃干,让她帮助销售。

双源村成元朝是黄桃种植户,去年3万多斤黄桃在7月集中上市,当时通过各种途径只卖出了2万多斤,还有1万多斤没有卖出去。黄桃鲜果不易保存,易腐败,看到卖不出去的黄桃,成元朝万分焦急。得知情况的藩小萍,让成元朝趁晴好天气,晒制黄桃干。

“第一次在网上卖黄桃干,60元一斤,卖得很好。不仅把成元朝的1000多瓶黄桃干卖掉了,还帮其他6家种植户的黄桃干也卖了。”藩小萍笑着说,附近几个村的鸡蛋、干笋、干豆角、干辣椒、火焙鱼等土特产都由她负责销售。

“溪口坊”的山货,因质量好,备受顾客喜爱。远在美国的“静静”女士就是典型。五年前,听朋友介绍后,一直是“溪口坊”回头客。潘小萍回忆,当年静静女士买了火焙鱼、腊肉等土特产2580元,要她寄到美国去,邮寄费1620元,还是静静女士支付的。静静女士在微信中跟潘小萍说,网上腊肉腊鱼等各种特色产品多如牛毛,但她就是喜欢“溪口坊”制作的产品,浓浓的家乡味。

在深圳做外贸电商生意的水府庙村曹先生,这几年一直在“溪口坊”进货。“溪口坊”的土特产现在不仅销往全国各地,还远销韩国、越南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等20多个国家。

藩小萍的销售渠道很广泛,现场采购,小红书和微商带货,现在正在筹办抖音直播。潘小萍说,她微信好友就有7716个,每天很多时间就盯着手机看订单,生产制作等业务都是由丈夫打理。

“溪口坊”的红火,不仅给潘小萍带来丰厚的收入,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“溪口坊”为村民销售土特产,每年超过200万元,还聘请了当地村民做工,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
今年40岁的许桂香,是溪口村的扶贫监测户,她在家照顾两个小孩的生活。潘小藩便聘请许桂香在“溪口坊”做工,每月工资3000多元。现在,心灵手巧的许桂香已成了潘小萍的得力干将,从商品制作、打包、发货,样样精通,深受潘小萍的喜欢。

像许桂香一样的长期工,“溪口坊”就聘请了15人,而聘请种大棚蔬菜,生产粽子、月饼,制作辣椒酱、霉豆腐、火焙鱼、腊肉腊鱼等季节性工作的农民工,则多达150多人。

一审:李娟

二审:欧阳亚辉

三审:刘郁鑫
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李娟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: bm@ldsf.com.cn

热点专题
时政要闻
精彩推荐

  下载APP